推广 热搜:

小米SU7事故时疑“车门锁死”?业内人士:若解锁信号无法传输会出现具体真相是什么

   更新时间: 2025-04-03 00:04  发布时间: 1天前   3680
核心提示:4月1日,小米公司公开发布“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发前后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事故发生后,事发的小米汽车被指车门锁住,“车锁未解锁,当事者无法打开车门逃生”的情况引发关注。1日中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致电小米汽车官网客服热线,客服工作人员表示

4月1日,小米公司公开发布“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发前后信息摘要,事故原因尚待警方进一步调查。事故发生后,事发的小米汽车被指车门锁住,“车锁未解锁,当事者无法打开车门逃生”的情况引发关注。

1日中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致电小米汽车官网客服热线,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若遇到车辆断电车门锁死的情况,可尝试在车辆下方找到应急解锁,“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

当天,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说大白话就是,该事故中,一种情况就是可能车内人已被撞晕,很难物理解锁车门;二是车撞坏了,比如线束等被撞断,导致无法传输车辆解锁信号。”

车门锁死无法打开有两种情况

他提到,目前小米暂未公布车门是否锁死以及原因,但给出了事故的时间点,可以注意到在事发之前车辆已多次发出预警。

根据小米公布的行车信息记录,在3月29日 22:44:24,NOA智能辅助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22:44:26-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以此计算,从驾驶员接管车辆到车辆发生碰撞,过程只有1-3秒的时间。

前述业内人士称,当事故发生后,车辆可能会发生车门锁死的情况,这是因为车速太快,车内线束被撞断导致解锁信号无法传输,车辆解锁动作无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车内人员使用车辆配备的破窗工具通过物理破窗逃生。“但是车祸发生时,如果速度过快,撞击后车内人员可能丧失了反应能力。”

该业内人士称,当下新能源车的新功能很多,虽然配备了使用手册,但消费者购买车辆后不一定会仔细阅读使用手册,这也为车祸发生后的逃生增加了难度和反应时间。

2020年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简称“三项强标”)。

这些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标准中,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燃,这个强制标准为车上乘员预留了安全逃生时间。

前述业内人士称,锂电池有易燃特性,这个强制性标准是为了电动汽车电池燃烧后有逃生时间,如果是在5分钟之外起火、爆燃,是符合规定的。“问题是车上的驾驶员能否安全打开车门才是关键。”他称,现阶段需要了解的是,事发车辆在撞击后,到底是线束被撞断无法传输解锁信号,还是其他原因,目前要看调查结果才能给出结论。

另一方面,除了电车线束被撞断导致电源信号切断外,还有可能是保证信号传输的蓄电池或备用电池遭受撞击后无法工作,信号也无法传输,车辆无法解锁。前述业内人士提到,车辆撞击后,车门锁死的情况此前发生过,对此,不少车企已经开始在设计时,增加安全冗余,比如加装超级安全模块,以便撞击后信号传输也能工作。

他建议,首先不要迷信“智驾”,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辆配备的智驾,仍旧属于辅助智能驾驶,并没有完全智能。另外,购买新车后,用户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守则后上路;最后,车主在工具箱中,一定要准备好破窗工具,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安全才是车辆行驶中第一重要的事情。

智驾系统不成熟,NOA事故责任认定业内没有标准

同日,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还需等待相关方面的具体调查结果,根据小米现有说明来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功能以来,国内外(包括美国)已发生多起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典型案例,对于此类事故的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

他认为,核心争议焦点在于新能源车用户高频使用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该功能通过方向盘自动转向等技术,容易在长时间高速行驶中让驾驶员产生过度依赖,理论上驾驶员只需及时接管即可避免事故,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

车辆控制系统已非完全人工操控:传统车辆由驾驶员直接控制油门/刹车,而智能汽车的操作往往需经过预控制器(或决策系统)的计算后执行指令,根据现有信息来看,此次事故从障碍物风险提示并自动减速到最终驾驶员接管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仅2秒左右;第二,技术不成熟性:软件系统复杂度极高,存在潜在风险,且数据来源于车企自身提供,但又是作为事故调查的主要依据。目前,在涉及NOA的事故责任认定上,没有统一标准,仍然存在广泛争议。

此前,也有类似电动汽车发生事故后,车门被质疑无法打开的案例。

据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小强热线”2022年2月23日报道,浙江湖州特斯拉Model 3车主陈先生提车才两天,在104国道行驶时遭遇熄火。断电后的特斯拉Model 3车门无法打开。

2024年4月26日,在山西省侯平高速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问界新M7 Plus在内侧快车道行驶中追尾碰撞了作业中的道路养护车。当时,也有网友质疑其车辆车门未打开。

对此,2024年5月6日,问界通过官方微博“AITO汽车”发布公告称,问界新M7 Plus具备碰撞自动解锁功能,且配置机械车门内把手,特殊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拉动机械车门内把手解锁开门。本次事故车辆与前方道路养护车发生时速达115km的高速追尾碰撞时,前方车辆尾部突出梁状坚硬结构瞬时严重侵入事故车辆左上侧前机舱及乘员舱,导致前机舱及乘员舱内电源线及信号线被瞬间切断,门把手控制器无法收到弹出信号,施救人员破窗拉动机械车门内把手开门实施营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频道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频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548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