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等A股上市公司纷纷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进入2025年,港股IPO市场持续活跃,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潮起,“A+H”上市模式持续升温。
4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今年以来共计70家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多数来自中国内地。在所有排队港股IPO的132家企业中,、、等17家为A股上市公司,其中今年向港交所递表的14家公司总市值超2万亿元,其间不乏千亿市值甚至万亿市值龙头股。
年内43家内地企业拟赴港上市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剔除失效、撤回、被拒绝和被发回的拟上市公司后,港交所处于排队中的拟上市公司共计132家,从注册地看,近六成为内地企业。从拟上市板块看,上述132家企业中有131家申请港股主板上市,1家申请港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状态方面,130家为递表“处理中”,2家为“通过聆讯”。
今年以来,有70家企业向港交所递表,其中43家注册地址在内地,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潮起离不开政策面的鼓励。2023年3月31日起,包括《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和5项配套指引在内的制度规则正式实施,更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到境外上市,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2024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包括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另外,2018年起港交所对上市制度进行改革,持续放宽上市门槛,并进一步扩大上市框架,包括:2021年11月降低双重上市门槛;2022年1月实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2023年增设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并于次年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等。
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港交所持续推进新经济上市制度改革,欢迎企业赴港上市,叠加境内政策加强拓宽企业境外上市渠道,政策利好进一步助力港股IPO触底回升。
“A+H”阵营持续扩容
前述132家在港交所排队上市的企业中,多家已在A股上市,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蓝思科技、、、等17家,其中今年向港交所递表的有14家。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收盘,上述14家今年递表的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2万亿元。其中,宁德时代总市值最大,为10703.77亿元;其次为恒瑞医药、,总市值分别为3255.84亿元、2261.5亿元;东鹏饮料、蓝思科技、、三花智控总市值均超过1000亿元。从行业分布看,电子、医药生物企业分别有4家、3家,食品饮料企业有3家,电力设备企业有2家。
今年以来向港交所递表A股上市公司

此外,三一重工、中伟股份、赛力斯、、等十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拟在港交所上市,但目前尚未递表。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公告拟在港交所上市但尚未递表的A股上市公司有14家。
今年以来公告拟香港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

从上述A股公司公告来看,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是这批公司赴港上市的重要原因。
“当前部分A股上市公司宣布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品牌业务全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和政策支持国际化三个关键点。”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企业寻求通过香港这个国际金融平台,接触更广泛的国际投资者群体,助力品牌的国际化和业务的海外扩展。港股市场提供了不同的投资者基础和灵活的融资条件,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发展资金。相关支持措施出台,为企业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促进了“A+H”模式发展。
港股IPO热度有望继续提升
4月2日,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回顾与前景展望》报告。报告称,今年第一季度,香港市场共有15只新股上市融资182亿港元,新股数量、融资额分别同比增长25%、287%。
德勤中国预计,更多大型A股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在美上市中概股会赴港上市,成为今年香港新股市场关注焦点。对于香港新股市场全年表现,德勤中国预测,将有约80只新股上市融资1300亿港元至1500亿港元。
田利辉表示,“A+H”公司增多对港股市场存在结构性影响,能够提升港股流动性与定价效率,优化港股行业结构与竞争力,有望强化国际资本配置枢纽功能。
“在DeepSeek驱动中国科技资产估值重估以及企业出海的大背景下,赴港上市热度有望继续提升。”魏伟认为,港交所汇聚众多高科技稀缺标的,持续推进新经济上市制度改革,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上市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