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云无心 果壳
控糖星人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几年市面上花式咖啡风头正旺,大多数做法是在黑咖或奶咖的基础上加风味糖浆,比如焦糖味糖浆、香草味糖浆、水果味糖浆等等,总之要风味就得要糖,要风味浓就要多加糖,导致许多人只敢看不敢喝。

对有控糖需求或不爱甜的人来说,这些年的花式咖啡就是“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丨瑞幸微信小程序,库迪微信小程序
最近星巴克搞了个大动作,推出了“真味无糖”的创新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把以前的“风味糖浆”拆成了只有风味的“风味浓浆”和只有糖的“原味糖浆”两个部分,顾客可以自己选择饮品中风味浓浆和原味糖浆的比例。

图丨微信公众号星巴克中国
根据线上点单小程序,星巴克现有的风味浓浆有莓莓风味、斑斓风味、榛果风味、海盐焦糖风味、香草风味、大溪地香草风味6种,能直接加到黑咖啡里变成无糖风味美式,也能搭配奶类做成无糖风味拿铁。

可以选择的几种风味浓浆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
所以这个造福控糖人的风味浓浆是啥呀?它真能造福有控糖需求的人吗?
风味浓浆,从风味糖浆单飞
刚才简单说了风味浓浆是啥,现在我们展开说说。
咖啡、奶茶中使用的风味糖浆,是有多种成分的复杂混合物。比如榛果拿铁会用到的榛果风味糖浆,基础味道就是糖带来的甜味,其余味道则是榛子提取物或香精带来的香味。
如果把风味糖浆配方中的糖拿掉,剩下的就是主要由香精或提取物组成的、纯榛子味的、完全不甜的“风味浆”。
星巴克门店里的风味浓浆丨小红书/��
这种改动有点像交响乐。
传统的交响乐是各种乐器的精心组合,其中小提琴负责贡献最基础、最主要的声音。传统风味糖浆也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糖是最基础的味道。
现在,有听众不想听交响乐里的小提琴了,于是乐团把自己拆成了“小提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乐器”,听众可以选择听“无小提琴纯享版”,也可以自己选择加多少把小提琴进去。
新面世的风味浓浆,就像是剔除了小提琴的乐团,可以只加风味浓浆,也可以选择多风味浓浆少糖浆、少风味浓浆多糖浆等。

只加风味浓浆的饮品是不甜的,但你可以选择加糖,线下点单应该也可以请店员做多浓浆或少浓浆的配方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
风味和甜味分家,好喝吗?
已尝鲜的网友们给出了各种反馈。
有人说少了糖的干扰,风味更加明显了,爱这口风味的人越喝越上头。


图丨小红书/Chelsea%,周周不上班(开朗版
也有人用丰富的词汇量表达了抵触。


图丨小红书/????????????,Mio.
好喝不好喝这个问题太主观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拿掉了糖的风味浓浆,和原来的风味糖浆喝起来肯定不一样,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怪不得这个技术上不难的东西到了2025年才出现。
风味浓浆是控糖减肥的神仙吗?
让风味和甜味分家,主打的肯定不是全民爱喝,而是迎合消费者减糖控糖的健康需求,在这一点上风味浓浆无疑做到了。
那把风味糖浆调的咖啡,换成风味浓浆来做,能减肥吗?正确操作的话,可以!
以不另外加糖的莓莓风味美式为例,主要原料是浓缩咖啡、莓莓风味饮料浓浆、水。
按照星巴克对浓浆“0糖”“0脂”的宣传,这款饮品应该就是一杯加了香精/提取物的黑咖啡,热量很低,比起传统糖浆调的咖啡肯定更有助于减肥。

图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
再以不另外加糖的莓莓风味拿铁为例,主要原料是浓缩咖啡、莓莓风味饮料浓浆、全脂奶/脱脂奶/巴旦木奶/燕麦奶。
虽然拿铁里的风味浓浆可以按0卡或低卡来算,但这些占饮料主体的奶类的热量分别是每百毫升66千卡/35千卡/40千卡/45千卡左右,不算很低,偶尔喝没问题,但要是当水喝也会无意间喝下不少热量,自然谈不上有助减肥了。

图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
在饮品定制选项中,还可以选择加经典糖浆、椰浆、奶油、淋酱等,对于有控糖和减肥需求的朋友很不友好,就算把风味糖浆换成了这种无糖风味浓浆也没有健康很多。

可以额外给饮品加的配料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
星巴克终于有代糖了
在推出风味浓浆的同时,星巴克终于终于推出0热量代糖了,在这个无糖赛道要被卷烂的时代实属太晚。

星巴克的大多数咖啡都可以选择用0热量代糖了丨星巴克微信小程序
代糖的种类多种多样,迄今为止的科研证据显示,相比于相同甜度的糖,各种代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还是要小一些的。
大家关注代糖对健康的影响,也关心代糖是不是真的吃了不长胖。其实代糖并不都是“0卡”,除了赤藓糖醇之外的其他糖醇热量每克约2千卡,比每克热量约4千卡的蔗糖低不了多少,因此通过它们代替蔗糖来减少热量摄入作用也是有限的(它们升糖指数比蔗糖低,这点还是有些优势的)。
一款使用代糖的无糖薄荷糖,热量其实和蔗糖差不多丨电商截图
星巴克姗姗来迟的代糖,用的是目前食品行业最流行的、比较新的两种天然代糖,来自甜叶菊的甜菊糖苷和来自罗汉果的罗汉果甜苷。
星巴克新增的0热量代糖成分为甜菊糖苷和罗汉果糖苷丨微信公众号星巴克中国资讯中心
相较于蔗糖,这两种代糖甜度很高、热量很低,用于调制饮品时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对血糖水平也几乎没有影响;相较于早些年的人工代糖,它们的味道更自然,天然来源也让顾客的接受程度更高。
怎么说呢,晚几步推出代糖,也有后发制人的好处吧。
控糖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无糖风味浓浆、0热量代糖,能有效减少饮品中的糖含量,是很好的产品,但这不是全部。
一方面来说,受消费者喜欢的饮品还会加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料,黑糖波波、糖渍果粒、桂花酒酿、芝士奶盖等,把克扣出来的糖又塞了进去,最终得到的依然是一杯糖量可观的甜水,毕竟谁去饮品店就是为了喝白水喝清茶?
另一方面来说,糖不是我们的死对头,它在当下可能不太具有健康价值,但能提供性价比很高的情绪价值。始终喝不惯减糖、无糖饮料的你,在面对传统糖浆和风味浓浆/0卡糖这两种选择时,依然可以偶尔选择前者,并告诉自己,“我在为身体补充多巴胺呢”。
一个AI
风味浓浆为星巴克扳回一局,超过30元一杯的价格又把消费者劝了回去。
作者:云无心
原标题:《“没法做无糖的”,这句话被星巴克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