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
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
在南平武夷山惊艳亮相
演出现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朱迅
与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田征扮演的朱熹
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月映武夷》演出现场
800多年前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
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
朱
熹
在武夷山生活、著书、讲学
长达五十余载
使得朱子理学
在这里萌芽、成熟并传播开来
今天
我们一起回到武夷
寻找这篇土地上的朱子印记
朱熹园(武夷精舍) 孙开彦 摄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朱子文化何以生生不息?
保护→传承
如今
在朱熹曾经度过五十载岁月的
武夷山市五夫镇还完整保留着
30多处理学文化遗迹
这些都是研究朱子理学的珍贵历史实物
沿着五夫镇兴贤古街
寻觅刘氏家祠、兴贤书院、朱子巷
等背后的故事
便能感受生生不息的朱子理学文化积淀
武夷精舍 于崇高 摄
朱子文化,保护始终是第一位
近年来
通过搭建南平市非遗数字平台
梳理汇总全市103项朱子文化相关非遗项目
武夷精舍遗址(朱熹园)被增补为
第十批省级文保单位
推出“书香南平”建设6大工程19项举措
梳理书院遗存27所,修复修缮15所
首部地方法规
《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
颁布实施
《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方案》
《南平市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等重要文件先后制定
朱子文化保护基础不断夯实
传承→创新
步入朱熹园展厅
白鹿洞书院学规赫然矗立
以书院为载体
朱熹对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何以传承?
近年来
朱子文化进校园在南平迅速铺开
编发朱子文化读本
举行朱子成年礼、敬师礼
围绕朱子文化的诵读、演讲、临摹、书写
等活动纷纷举办
校园景观也随处可见朱子文化元素
青少年沉浸式参与中感知朱子文化魅力
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南平市2024年朱子敬师礼活动在建阳举行,学生们齐诵《白鹿洞书院揭示》 江洁 摄
2023年3月
南平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朱子文化进校园、培养“四个自信”时代新人的实施意见》
明确以党建工作为引领
实现朱子文化进校园
在全市各类学校全面铺开的目标
有关朱子文化的高端平台
重要成果也不断涌现
考亭书院是朱子文化灿烂辉煌的重要历史见证 游庆辉 摄
南平市先后举办
两届考亭论坛、首届武夷论坛
学习贯彻“两个结合”重要论述
与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签订
《朱子文化传承发展长期合作框架协议》
朱子文化传承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
朱子文化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不断强化
朱子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正不断彰显
创新→发展
沿兴贤古街而行
有居民围坐喝茶
也有孩子嬉戏打闹
兴贤古街夜色 王鸿盛 摄
在这里
可以品味历史风貌
也可以感悟传统生活气息
近年来
朱子文化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朱子文化IP体系
助力两岸青年携手打造
“大话熹游·卡通朱子”IP
卡通朱子形象
朱子的卡通形象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茶》《礼》《节气》等
系列动画短片先后推出
与茶、盏、本、竹、水等
南平市本地特色产业有机融合
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不断涌现
福建文创奖·朱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闽台青年朱子文化研学营
“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接续开展
国际儒学联合会“朱子学研修基地”设立
“朱子+田园+茶叶+党建”等
研学项目纷纷推出
建阳区卡通朱子“福”文化数字IP馆
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文创乡村振兴馆
政和云根书院朱子阁“茶竹空间”
等文创综合体的不断建成落地
……
在用起来、新起来、活起来中融通发展的
朱子文化将更加生生不息!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正在进行
点击图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
来源:新福建